新加坡EP持有者是申请永久居民(PR)的主要群体之一,但ICA并未规定EP持有满特定年限方可申请。2025年ICA在PR审批中更注重申请者的“本地融入度”与“贡献度”,持有EP的时长是评估因素之一,但非唯一标准。许多EP持有者因急于申请或未做好准备,导致首次申请被拒。Globoss易企出海结合近年审批案例,为您详解EP转PR的申请时机、影响因素及准备要点。

一、影响PR申请时机的核心因素
- 持有EP时长:虽无固定要求,但通常建议持有EP满1-2年后申请,太短可能被认为“本地根基不足”;持有满3年以上且工作稳定者,审批优势更明显。
- 工作稳定性:在同一雇主处工作满1年以上,或在新加坡有连续的工作记录,能体现就业稳定性;频繁换工作可能影响审批。
- 薪资水平:EP薪资高于市场平均水平(如专业岗位月薪≥8000新元),能反映申请者的技能稀缺性与贡献度。
- 本地融入:如配偶为新加坡公民/PR、子女在本地就读、参与本地社区活动等,可提升申请竞争力。
二、建议申请时机与准备材料
最佳申请窗口期:持有EP满1.5-2年,且满足以下条件时申请较优:① 已获得一次EP续签,证明雇主认可;② 薪资有明显提升,达到行业中高水平;③ 家庭随迁成员稳定(如有配偶/子女已持有DP)。
三、申请材料清单与Globoss评估服务
- EP准证复印件、护照、新加坡身份证(如有);
- 近6个月薪资单、雇主推荐信(说明职位、薪资、工作表现);
- 学历证书、专业资格证书(需公证);
- 家庭关系证明(如结婚证、子女出生证);
- 资产证明(如银行存款、房产证明,非必需但可加分)。
Globoss易企出海可提供PR申请资格评估,结合申请者的工作背景、薪资水平、家庭情况等因素,判断申请时机是否成熟,并提供材料准备指导与申请文书优化服务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pril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log.globoss.com/6280.html